我的读书经历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据老妈的证明,小时候只要看到有字的纸,就一定要捡起来看。现在也是爱书爱看书,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大连市图书馆借几本书,另外可能在当当www.dangdang.com或者卓越商城www.joyo.com进行网上购物。在西安路上有一个长兴书市,正版书85折就可以买到,有几家书店有科幻小说或者一些喜欢的书可以淘,有机会就会去看看。老妈和老婆经常是说,买这些书能看过来么?这简直有些莫名其妙,买书难道还有错了。

小时候对书的偏执般的痴迷,多半也是因为书籍资源的太过缺乏。那时候图书发行量以及书籍购买能力比现在差的多了。而且最莫名其妙的是大连市图书馆禁止青少年读者入内,为了弄一张图书证,我算是费尽心机。老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大连市动物园旧址内(也就是现在的渤海饭店对面,裕景商城没拆之前的位置),里面的书多数没有什么意思,幼稚而且数量极少,称之为图书室还差不多。现在的大连市图书馆里,经常可以看到初中生高中生嘻嘻哈哈,他们恐怕是不能体会图书馆不准进入的辛酸了。

我小时候有几本很喜欢的启蒙书,《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现在好像还有出版。两个五千年都是属于历史方面的介绍,《上下五千年》主要介绍中国历史,《世界五千年》介绍世界历史。当然,八十年代出版的书籍多少还残留着教条主义的历史观,对于问题的解释还处于阶级斗争或者贫富对立的层次。不过,一个个小故事还是吸引了当时的我,也让我丰富了不少历史知识。《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书,其中也包括社会人文方面,不过以数理化为主,这可能也是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所影响。主要是一问一答的体例,介绍各种各样的知识,如果现在有修订版本,其实是很好的青少年启蒙图书。

当时家里还有一本《星火燎原》,里面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将领战士写的短篇回忆录。打仗的故事对于男孩还是相当有吸引力,即使那本书是繁体字,封面和书底都已经破破烂烂,我仍然时不时的翻出来看看。记得里面就有“白洋淀雁翎队”的故事,还有狼牙山五壮士。后来在图书馆发现了这套书的其它册,不过看起来就不如曾经有的这本过瘾了。

从初中开始,第一次接触到武侠小说,记得看到的第一部书是古龙的《陆小凤》,当时根本看不懂。后来又看到一本书好像是叫《八极神童》,书的内容已经记不得了,反正是属于三流水平。在初中高中期间,陆陆续续看了金庸古龙温瑞安的大部分小说,爱买书的嗜好那时候到了极点,曾经收藏了宝文堂书店版的《鹿鼎记》还有《神雕侠侣》,金庸其他的长篇也收集完全,不过在后来逐渐被人借走丢失了大部分。现在看起来,还是金庸的书耐看,现在买了能看小说的手机,仍然放上去一本金庸的《鹿鼎记》电子版。古龙的书也看了几乎全部,当时熟悉到对于是不是真正古龙写的一看便知(因为古龙有不少代写或者伪作,这一点比金庸是大不如)。温瑞安是看遍了金庸古龙,没书可读的情况下发现的新派作者。当时《神州奇侠》系列、《逆水寒》、《血河车》、《四大名捕》让我如痴如醉,因为温氏小说看起来还是很带劲,而且新武功新名词层出不穷,也是温瑞安写作能力最高的时期。

现在工作了,可以有自己支配的钱买书看书了,却感觉已经没有当时的那种热情。不过遇到了好书仍是手不释卷,一次通读完全。最近买的《新宋》便是如此。

最后,再说些广告语,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书,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幕府将军》,讲的是一个英国领航员在日本幕府期间的奇特经历,书的介绍上是说“世界畅销书之王”。《红楼风俗谭》,作者邓云乡是著名的民俗学家,红学家,曾经是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指导,书里面不写红楼梦的秘史或者猜测,而是从红楼延伸介绍清朝的风俗人情,完全不是戏说。比如推证林黛玉家境并不是贫寒,或者红楼梦里官阶等等,非常有趣。《中国人的故事》,作者夏雨人仿照房龙《人类的故事》,深入浅出而且是真实准确介绍了中国历史,号称是台湾中学生历史必读书,大陆出版的版本当然是有所修改,不过仍非常有价值,有小孩的朋友都应该买一本,讲故事也好,自己学也好,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