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有了兒童版……


1999年我出版《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時,這本書還未在全世界大賣,我不知道、誰都不知道這本書後來會這麼厲害,全世界都賣翻了,而且據說還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涯計畫。關於這本書的出版傳奇、銷售奇蹟、出版後的感人事績……有很多很多故事可說,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後來大家談論的焦點都只放在它的暢銷上,書賣多少啦?我公司賺多少啦?這本書怎麼會暢銷啦?這些無關文本的有的沒的閒扯多了,漸漸的,我有點不耐煩,幾乎快要忘記我初初看到這本書時驚豔的喜悅。幸好,作者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在這個時候出版了青少年版跟兒童版的乳酪,照例中文繁體字版還是交給我的公司出,於是,我有機會看到不一樣呈現方式的乳酪,尤其是兒童版,令我再次以不一樣的眼光重新認識乳酪。

兒童版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跟成人版一樣,還是說那個短短的寓言故事--有兩個小矮人、兩隻小老鼠在一個乳酪區找到了他們賴以為快樂泉源的魔力乳酪,從此日日安逸的享用乳酪,以為可以這樣天長地久的過一輩子,誰知道有一天……哇!青天霹靂!乳酪不見啦!是誰?是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接下來就是考驗每個人面對「改變」時的能耐了--兩隻小老鼠不囉唆、二話不說的立刻再出發去尋找新的乳酪;兩個小矮人可不甘心了,先是詛天咒地的哭號、不可能!不可能!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接著是我不要!我絕不要接受這是事實!無可奈何下只能等待奇蹟出現,先回家睡一覺,明天再來看看是不是有人會把乳酪送回來……當然啦,這是作夢!乳酪還是不見了!

整個故事的高潮就在其中一個小矮人終於鼓起勇氣、面對改變,再次走進迷宮去尋找那不一定可以找到的乳酪,過程中,他有很多的領悟,就沿途寫下他的心情…….後來,我聽說很多人把小矮人寫的這些話放在桌前當座右銘。

「改變」,一個很簡單的概念,藉由一個有趣的故事,風靡了全世界人心。這幾年大家都在談改變,企業界把乳酪定位成「企管書」(這是我當初在看這本書時作夢都沒想到的定位),很多大公司的老闆要求員工看,很多人買來當禮物送給朋友,大家彼此加油打氣,要用最積極、正面的方式來面對周遭一切不盡如人意的改變。全世界很快掀起一片「乳酪」熱!

大人面對的改變,很多。小孩子怎麼看乳酪呢?小孩需要面對改變嗎?

我帶我的小人兒荳芽看兒童版的乳酪時,動機其實不太單純…….那時我想幫她換一個幼稚園,我當然知道這對一個四歲的小小孩是很大很大的改變,她不會是小老鼠、也不會是小矮人,她會變成一隻小老虎,跟我抗爭!我把希望寄託在兒童版的乳酪上,期望這書可以幫我「教化」小老虎。

荳芽看書看得津津有味。我說:「哇?乳酪不見了!怎麼辦?」

「再去找嘛!」她說得好自然呀。好像媽媽問了一個很白癡的問題!

我帶她四處去看新的幼稚園,小心翼翼的跟她解釋我為什麼想替她換學校。一面很假仙的對她說:「如果妳不喜歡,要告訴媽咪喔!我們會找到一個妳喜歡的學校……」實際是討好兼連哄帶騙的百般設計要讓她看中新的學校。

從頭到尾她沒有跟我抗爭,只是不管我帶她看什麼學校,她都輕輕的搖頭--「我不喜歡!」

我硬是挑了一個我認為可以的學校,帶她去試讀。她也乖乖的跟我去了,跟一群不認識的孩子一下就玩開了。後來,結局呢?……

荳芽還是回她原來的學校。

因為陪她試讀的過程中,我自己發現還是原來的學校適合。

所以,我改變!

我們大人總是複雜得像小矮人,機關算盡,終究還是得回到最自然、最原始、最不必多想的本質,問題才得以解決。小孩子,卻總是知道事情本來就是這樣嘛。

很難得有一本書是同一個內容、同一個議題出版了成人版、青少年版、兒童版,那必須要很有力的銷售成績作後盾才可能。我很幸運的,遇到了《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乳酪對我的意義,當然有實質上的物質收益,這個很重要,但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在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中看到了--如果一個出版人的信念夠堅持,一本書的力量,還是可能改變這個世界,讓世界變得更接近美好一點。

一直以來被定位成企管書的乳酪,很多男性讀者將這本書視為應對工作職場變化的聖經,我私心裡很希望這些爸爸們將對這本書的熱情帶回家,跟自己的孩子分享,說不定可以從孩子單純的反應中學到更多適應這個多變世界的能力呢!

作為一個出版人,我會更樂意看到《誰搬走了我的乳酪?》被重新定位成親子書。

---Carol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