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开发组开发流程及注意事项

    这是我的方法论,在所谓敏捷之前,先教会团队如何走路,如果按照一个正常的软件开发流程来做事。

    =======================

    1,开发过程中注意要遵守以下流程,没有任何例外。负责feature的开发人员应该从接手任务第一天开始,每天更新project status report。

    开始阶段:风险评估,技术难点研究,通过邮件或者会议,确定需求分析;
    设计阶段:研究设计文档,小组设计评审,具体任务分派,截止时间确认;
    编码阶段有:Daily Project status report, 每日代码审查;
    收尾阶段应该有:Group code review;需求文档校验;测试计划及结果;项目总结。

    2,如果任务比较复杂,问题比较棘手,自己研究了半天时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请马上联系我或者咨询组里其他同事;如果组内同事也解决不了,再求助Onshore team。先发邮件说明问题,紧急任务马上搭建会议保证及时沟通。

    3,项目流程方面,如果需要有例外情况,比如不写什么文档,不做测试不评审,请事先通知我或者项目负责人。

    4,在开始阶段对最后整体实现效果有大致理解,可以预估技术难点所在,并且实现进行研究和求助。对于项目可能有的需求变化有一定的预估和计划。在项目开始阶段或者空闲阶段应该研究技术难点。

    5,允许犯错,但是要确保同样错误不要再次出现,从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

    6,每天的工作都应该有结果产出,代码或者是文档。学习应该有文档总结,项目应该有流程设计文档/代码/测试文档,项目进度有每日进度报告。每行代码在checkin之后的当天时间, 都应该有两个人review通过。

    7,代码review原则:不要在下午三点半以后还checkin代码(可以留到第二天上午),如果有例外,应该通知reviewer留出审查时间。

    代码应该直观易懂,不要额外解释,不用过多注释说明。代码格式应该符合English正常语法格式,或者遵照以前onshore同事代码样式。每行代码必须能解释清楚,根据哪个需求来的。对于Peer review和Group review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逐条回复(改或不修改),确保没有遗漏,Group review需要填写正式review结果文档。

    8,在你写代码之前,确保自己已经:a)了解所使用技术的大致用法。b)读过这项技术的大体教程或者代码实例,可以用最简单的能体现设计意图的代码完成大部分功能点。c)以前没有遇到的新项目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与我沟通过,由我负责技术决策。

    请避免以下情况发生
    1) 将就完成,马马虎虎,不求甚解。– 在写代码之前问问自己,真的清楚知道在为什么需求编写什么模块的代码么?
    2) 需求不清楚,也不与onshore沟通澄清,在任务不清楚的时候就开始动手编码。
    3) 没有设计讨论,自己觉得没有问题,直接开发。有问题,不做优先级和风险评估,先开发了再说。
    4) 代码不是每天checkin,累积三五天;需要checkin的时候,一次加入大量代码修改。或者checkin以后不作代码评审。不注释,命名不规范,不关注静态分析或者调试中出现的异常log信息。
    5) 代码写完了,就认为是项目完成了,没有设计评估没有文档没有测试。
    6) 只有最后阶段才说明有问题,在开始时不考虑如何技术实现或者觉得不会有问题,不做风险评估。
    7) “我觉得没问题,但是也没有检查代码和需求。”“代码为什么好用?不知道;出问题的root cause?不知道”“这段代码干什么用?别人就这么写,我不知道,没研究过”“这个技术上肯定实现不了,没法做”

  • 欧美外企程序员如何学好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越发的凸显,这已经不是想不想学的问题,而是不学就没法往上走,英语会成为最大的限制。

    基于此,我也在尽量坚持学英语,以下是一些方法,与大家共享:

    1)Podcast播客,手机都有这类软件,比如苹果的itunes里带有的podcast,或者安卓系列的doggcatcher。播客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额外的去看,只要听就好了,所以我选择的也大多数是音频形式的播客。
    这里是我推荐的几个音频:
    BBC的Business Daily,6 MinuteEnglish,The English we speak,Global News。虽然是英音,但也非常练英语听力。
    NBC Nightly news,这个可以用来泛听。
    Business English Pod,这个非常推荐,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Podcast,非常推荐
    NPR Planet Money podcast,可以用来泛听
    CNN Radio News,用来泛听。

    视频方面推荐两个,一个是CNN student news,另外是TED演讲。这两个来源的特点是都有transcript,长度也适中。

    2)第二个方法是看美剧或者看技术类视频,美剧由于娱乐性过强,感觉不是太有效果,技术视频比较不错,推荐大家用这个办法。
    推荐看iqiyi.com的美剧,可以选择关闭字幕,比如老友记、广告狂人都比较经典。视频的话,建议大家可以安装一个vpn,上youtube直接看,或者vimeo也不错。

    3)翻译,看到好的技术文章,翻译成中文,或参加某个书籍的英文翻译,很有帮助。

  • 11月18日笔记

    在18大胜利召开之后,大闺女竞选班长成功,将会带领班级同学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技术方面,比较感兴趣的更新有下面几条:
    1)LuaJit2.0正式发布,http://luajit.org/ 这标志着Lua5.2,LuaJit2,Lua5.14在今后一年左右会让人无从选择(开个玩笑)。
    2)微软大牛人安德斯设计并开源的TypeScript发布了0.81版本 http://www.typescriptlang.org/ ,这个东西的好处是几乎和Actionscript一样的语法,可以做静态类型代码分析,值得研究使用。
    3)Ruby最近新动作很大,一个是Ruby2.0预期明年Q1发布,另外是JRuby1.7发布,我是想学想用Ruby却一直不得其法。
    4)Emscripten编译器有更新,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项目,目的也是把某些语言或者开源项目编译成JS。http://mozakai.blogspot.com/2012/11/emscripten-compiler-upgrades.html
    5)pipetools http://pypi.python.org/pypi/pipetools/0.2.0 非常像C#的LINQ
    6)可用来做数据挖掘的Python模块,数据挖掘、大数据比较火,但是个人看有些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大数据,正常数据还没搞明白,搞毛大数据啊。 http://www.kdnuggets.com/2012/11/best-python-modules-for-data-mining.html
    7)微软COM,微软有些技术学了貌似没用,其实不然,比如COM,现在看看虽然技术细节是没用了,但是思想长存。 http://www.johndcook.com/blog/2012/11/12/remembering-com/

  • 11月12日技术笔记

    两件事值得在小组里强调:第一是必须重视和强调对于technical design的review,必须有,不能看了需求直接就动手编码。第二是,身体很重要,必须吃早餐。我在微博上强调找靠谱的程序员,什么叫靠谱?学习能力强,有一定技术基础,认真踏实,给一个技术问题,能知道哪里找答案或者是如何问问题,说话有条理,具有逻辑思维。我们项目特定要求是英语能做最基本的沟通。

    最近看到的一些链接:
    http://xpresser.com/ Xpresser is a GUI automation tool written in Python, used to automate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http://quaker66.github.com/vortex/ Vortex is a scripting language that compiles to Lua.

    http://littke.com/2012/11/06/inspiritas-bootstrap-theme-by-ripple.html Inspiritas – a free Bootstrap theme

    http://www.cnblogs.com/xrwang/archive/2010/01/26/TheComparisonOfImageProcessingLibraries.html 各种图像处理类库的比较及选择(The Comparison of Image Processing Libraries), AForge, OpenCV, EmguCv

    http://addyosmani.github.com/todomvc/ Backbone.js AngularJS KnockoutJS jQuery 学习比较JS框架或者库的利器

  • Python产生时序图和美化diff结果

    美化diff这个想法来自今天的code review,tfs的命令行支持导出diff格式的比较结果,但是可读性太差了,所以想用Python代码美化一下。

    Python自己有一个difflib,这个功能算是内置支持,可以参考这里http://docs.python.org/library/difflib.html#difflib.HtmlDiff

    如果想高级一点,可以用这个pygments.org,我是从SO上看到的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641055/diff-to-html-diff2html-program 这个pygments是一个代码美化器,但是支持diff格式,比如这里的例子 http://pygments.org/demo/5455/ 。如果喜欢ruby可以试试这个项目 https://github.com/rubychan/coderay

    最近有个写文档的需要,画时序图类图是经常的。顺手查查,发现这个项目 https://github.com/aivarsk/scruffy 使用yUML语法生成类图和时序图,好玩。比如这个例子

    或者这个例子

     

    看了一下代码,支持win32应该没有问题。如果只想产生时序图,可以用这个 http://pypi.python.org/pypi/seqdi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