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blog

  • 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坚强

    终于有时间说说心里话。

    我从2011年3月底加入公司,作为小组长小经理努力奋斗了五年时间。终于在上周,做出一个顺水推舟也是一直纠结的决定:回到技术方向。

    一个40岁的老男人,虽然心理年龄仍然年轻,可是基本上不会有人认为这个时间还可以转型写代码做技术。有人提醒我,不当领导了,以后再回到管理路线上就不容易了,也有人善意忠告,在中国的企业,哪怕是外企,技术路线更难走一些。

    很难说做出这个决定,将来会如何,现在其实也一样不清楚。做出这个决定很像是一个冲动的判断。但那又如何呢,我觉得重要的是,当真的下定决心的时候,感觉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春暖花开。与其纠结于当前并不理想的状态,不如继续前行。

    在twitter取消了对一些所谓企业管理大号的关注,看着干干净净的日程表,做这些事情其实没有什么茫然。把握住自己认为可以把握的东西,一步一步的达到另外一个目标。跳出自己熟悉舒适的领域,(至少现在)没有感觉太困难。这也许说明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是有些这样那样的理由,阻碍了变化的发生。

    领导几个人一起做事情,是一种快乐,前呼后拥的让自己感觉很强大。而遵从内心的呼唤,开始茁壮生长出来的坚强,更为充实和坚固。喜欢前者,但我现在想试试后者,正如五年前我选择要在管理方向上前进一段时间。

    在同一些人聊得时候,我说有一天可能还会杀回来的,或许将来会继续做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也有可能一直做技术。将来的路不可能一直笔直,走得更踏实一些,每一天都有进步就足够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防雾霾口罩小知识

    为了避免大家没找到重点,可以直接拿走:买3M的标记符合N90或者N95标准的口罩,戴眼镜的选戴呼吸阀的9001V,小脸的选8110S或者9033。去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的3M旗舰店购买。

    口罩的一次性?防雾霾口罩的一次性不是说只能戴一次,而是无法重复清洗使用,不像一般的棉线口罩可以洗干净重新用。假设外出时共计佩戴两小时,当空气指数在300以下时最长连续戴两周,在300以上时最多连续戴一周,爆表的话不超过4天(建议来自http://post.smzdm.com/p/35114/ )。

    雾霾的危害?推荐看柴静的纪录片。

    防雾霾口罩?有人做过测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73401 ,所有的口罩都有效果,但是某些口罩的实际效果比标称效果要差很多。

    另外不建议购买以下品牌(包括但不限于):绿盾、维康、绿之源、伊藤良品、朝美、爽蒂、适美佳、爱丽思、名典上品、佳佰、一罩绝尘、九头鹰。不建议比如totobobo这样价格极高的口罩。

    3M里有哪些推荐的常见型号?无特殊要求人群:方便+性价比之选:9001(没货时选9005)。需防眼镜起雾者:方便+性价比之选:9001V(没货时选9002V)。脸小,或青少年:8110S(注意:不是儿童款)。兼顾防护能力、呼吸舒畅与价格:8210V(没货时首选8511)。对价格不敏感者:直接选9322(没货时选9332,全能之星)。

    防雾霾口罩是什么样的?符合N90或者N95标准是底线。然后是要有鼻夹,否则就跟一般口罩一样了。佩戴时候应该根据脸型调整鼻夹,避免漏气(一般是下巴或者鼻侧漏气),呼吸时能感觉口罩有起伏。

    N95,P95标准?KN90为什么也可以防PM2.5? 分别对应防护非油性颗粒和油性颗粒,但是现在实际是没有标准的防PM2.5口罩,所以只能选择一个性价比相对最好的,也就是符合N95的口罩。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98144/answer/22832220

    外行,不过正好也在关注这个,刚下了个GB 2626-2006 看了下,有以下内容:国标的起草单位是防化研究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和3M公司;分非油性的KN和油性的KP,KN90/95/100,KP90/95/100,过滤效率分别不小于 90% / 95% / 99.7%;
    全面罩最低标准是KN95/KP95;检测时候的流量是85L/min;KN检测物用的是氯化钠,KP是DOP;以KN为例,检测物浓度不超过200mg/m3,计数中位径(CMD)是0.075微米,误差0.02微米,粒度分布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86,计数中位径可以理解为,直径大于这个值的颗粒数,和直径小于这个值的颗粒数相等;检测一直持续到效率降到最低点为止,或者滤料上已经累计了200mg的颗粒物;对模拟剂发生装置的要求中,氯化钠颗粒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为 0.02 ~ 2微米;所以我的理解,KN90的是能过滤PM2.5的.

    过滤层会变黑了就是好的口罩?不要相信这个。具体原因我找不到帖子了,但是噱头的成分大过实际效用。

    儿童防雾霾?雾霾天气,少做户外运动,尽量待在市内。另外选择小脸型口罩通勤。但是儿童心肺功能没有发育完全,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口罩。

    孕妇防雾霾?不建议佩戴口罩,所以强烈不建议雾霾天外出。

    相关参考链接:

    http://post.smzdm.com/p/3511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73401

    欢迎一起交流防雾霾经验。

  • 我俩的台湾自由行-准备

    定好了今年的旅游去台湾,原因很简单,我喜欢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喜欢旅游相关设施完善的地方。相比来说不是太喜欢风景仙奇、住宿恶劣的地方,比如九寨沟之类。

    台湾自由行的准备需要至少提前三个月最为稳妥,其中首先要办理大陆至台湾通行证(简称大通证),这个基本上两三周可以搞定,在大连的话直接到出入境管理处或者市民办事中心就行,拿到大通证,上面会有所谓的G签。

    然后是入台证,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签证,这个比较麻烦,必须要通过旅行社搞定。在这里我推荐大家一个taobao店“河北国旅”https://hbgl.tmall.com/ 他们家的客服态度是我在销量前几名中感觉最好的,价格虽然不是最优惠,但是他们有一个大杀器就是在线填表系统173travel.com/hbcits,根据他们的范例和填表提示上传就行了。入台证我的建议是提前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做,这样的话有充分的时间尽快拿到。

    到台北的机票很简单,上qunar或者携程搜搜,基本上可选择不多,性价比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即可。其中台北两个国际机场,松山离市内很近,桃园大概是一个多小时车程,但是都有机场大巴可以坐。

    在台湾机场可以购买不限量的电话卡,我这个也是看攻略,没有实操,但是应该问题不大。

    从其他人的攻略来看,台北地区悠游卡,google map手机app,台铁和台高铁时刻表,包括7-11的无所不能,如何坐车,如何丢垃圾,大家提前做点功课都可以看到。

    时间确定以后,在台的行程和酒店就很需要设计一下了。台湾一般两种玩法,特定地点游和环岛游。环岛游基本上是台北走台中去阿里山和日月潭,然后高雄下台南到垦丁,接着环绕到花莲最后回到台北。在大台北地区又有淡水、北投、九份这些景点。特定地点游就是以前玩过了,现在想好好享受,比如我们这次虽然是第一次去,但是想了解台湾风情,只定了宜兰和花莲,还有的人可能会去澎湖、金门和绿岛这样的离岛游。方案的设计多半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如果喜欢走马观花,环岛游是一种方案。我喜欢在一个地方多呆几天不急着走,那我和老婆就定的台北三四天,宜兰和花莲各自两天。

    为什么看好宜兰和花莲呢?首先是城市风格和交通,高雄可看的不多,多半使用它作为中转,台铁四小时,高铁两个半小时;垦丁的海好看,又有所谓台湾最南端,但是从台北到垦丁基本不能直达;阿里山和日月潭从评价来看,其实很坑,但是名气最大;我和老婆都不想路途过于劳累,所以只选择了离台北最近的宜兰和花莲。

    花莲有两个大景点七星潭和太鲁阁,后者是落石高发区,包括去花莲的公路也是危险高发去,但是火车大概是台铁两个半小时到台北,其实不怎么远;宜兰极少大陆旅行团会去,但号称是台北后花园,礁溪温泉最为有名,台铁大概一个多小时到台北。我们选择花莲和宜兰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特色美食还都算有名,而且民宿都很有特点。

    去台湾住民宿,大家需要这几个网站,第一是蚂蜂窝mafengwo.cn,但是注意,蚂蜂窝上很多台湾民宿其实是非法的,比如宜兰旅游局列出的这个名单,就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都是蚂蜂窝上的热门http://tourism.e-land.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71 。台湾有很多民宿其实没有所谓的淘宝或者官网,很多都需要提前用paypal支付全额定金,蚂蜂窝的比较功能可以让大家看到不同网上他们的价格,基本上“大鱼”,“自在客”或者是“booking”都会有不同的价格提供,大家先选民宿,然后再比价格。蚂蜂窝还有个功能很棒,就是把范围标注出来,可以根据喜欢的地点去选酒店或者民宿,比如宜兰多数人住在礁溪,因为有温泉,花莲多数人住市区或者海边,可以很容易看到太平洋海景。宜兰: http://www.mafengwo.cn/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6211.html 花莲: http://www.mafengwo.cn/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5325.html

    第二个网站是tripadvisor, 尤其他们还搞了一个2015旅行者之选,不知道哪个好,看看这个榜单即可,最具性价比前25: http://www.tripadvisor.cn/TravelersChoice-Hotels-cBargain-g293910 台湾民宿前25: http://www.tripadvisor.cn/TravelersChoice-Hotels-cInnsBB-g293910

    对于民宿,我的建议是大家翻墙到台湾的博客或者旅游局网站上看看他们的评价,有的民宿名气很大,但是多半是大陆旅游团,而且注意台湾民宿还有合法不合法一说,查询合法民宿方式很简单,上taiwanstay.net.tw(需要翻墙)查一下即可。花莲景点相比有点远,需要包车,可以咨询民宿即可。

    相关链接:

    違法旅宿名單(為了保障您的身命財產安全請勿入住違規民宿) http://tourism.e-land.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71 

    台北捷运(地铁)地图

     

    tbMap

     

    2016年1月2日补充:

    微博上可以搜到“大连出入境” http://www.weibo.com/dlcrj ,里面经常会介绍相关办证的政策。

  • recommend some books

    It’s time to recommend some books, for we should prepare some soft skills to become an agile developer and work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ll three books don’t have code, and will not explain the programming technology, they focus on engineering practices, people in development process, etc. I have finished book 1) and 2), and I am reading 3).

     

    1)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 From Journeyman to Master>, 5 stars in Amazon.

    Customer review:

    Hunt and Thomas vastly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This book is never dry, often humorous, and always educational. They don’t always say what you expect them to say (e.g., about commenting code), and I didn’t always agree with them, but every sentence is full of thoughtful analysis.

    One of the best features is their incredibly practical advice — while yes, this book does teach philosophy and encourages thought, it also provides many immediately-implementable suggestions.

    Chinese version: http://www.amazon.cn/%E7%A8%8B%E5%BA%8F%E5%91%98%E4%BF%AE%E7%82%BC%E4%B9%8B%E9%81%93-%E4%BB%8E%E5%B0%8F%E5%B7%A5%E5%88%B0%E4%B8%93%E5%AE%B6-%E4%BA%A8%E7%89%B9/dp/B004GV08CY/ref=pd_sim_b_2

     

    2)      <Practices of An Agile Developer: Working in the Real World>, 5 stars in Amazon

    Customer review:

    In my own work, I am struggling with various agile vs. non-agile practices, but sometimes it can be hard to see why a non-agile practice is worse in the long run than an agile practice. This books goes a long ways toward identifying the problems with non-agile practices by identifying an agile practice, then showing the benefits of following it as well as the result if it isn’t followed. Throughout the book, a little angel and a demon show up-the angel illustrating a “good” practice, and the demon illustrating a “bad” practice. This makes the book a fun read and I think really helps in illustrating the authors’ points.

    Chinese version: http://www.amazon.cn/%E9%AB%98%E6%95%88%E7%A8%8B%E5%BA%8F%E5%91%98%E7%9A%8445%E4%B8%AA%E4%B9%A0%E6%83%AF-%E6%95%8F%E6%8D%B7%E5%BC%80%E5%8F%91%E4%BF%AE%E7%82%BC%E4%B9%8B%E9%81%93-%E8%8B%8F%E5%B8%95%E6%8B%89%E9%A9%AC%E5%B0%BC%E4%BA%9A%E5%A7%86/dp/B0033WSFAO/

     

     

    3)      <Team Geek: A Software Developer’s Guide to Programming Well with Others>, 5 stars in Amazon

    Customer review:

    Brian Fitzpatrick leads Google’s Data Liberation Front and Transparency Engineering teams. Ben Collins-Sussman is one of the founding developers of SVN and now manages the engeneering team for the Google Affiliate Network. The Book has a clearly defined goal – to help programmers become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t creating software by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communicate with, and collaborate with other people.

    And that is the essence of this book. It explains why each relationship (not only related to Software projects) should be based on Humility, Respect and Trust (HRT).

    Chinese version: http://www.amazon.cn/%E6%9E%81%E5%AE%A2%E4%B8%8E%E5%9B%A2%E9%98%9F-%E8%BD%AF%E4%BB%B6%E5%B7%A5%E7%A8%8B%E5%B8%88%E7%9A%84%E5%9B%A2%E9%98%9F%E7%94%9F%E5%AD%98%E7%A7%98%E7%AC%88-%E8%8F%B2%E8%8C%A8%E5%B8%95%E7%89%B9%E9%87%8C%E5%85%8B/dp/B00BLZMG8W/

  • 到公司第一件事是什么?

    This is email to whole team about “how to work better”

    当你到公司打开电脑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如果你的答案不是检查outlook今天的Calendar,建议把这件事作为首要任务,尤其是上午要做什么,更是很重要。比如我今天安排,上午一个面试,一个与performance review有关的培训,一个与lead的会议,这几件事都很重要。

    另外我们要注意与onshore的会议时间,会议电话id,有没有sametime会议链接,需不需要电脑。如果需要电脑,我建议有一个人提前15到20分钟去配置一下。如果是视频会议,那可能就要提前30分钟。另外相关人员准备一下材料,不要到时候临时去电脑里搜索,都拷贝到桌面,直接可用。如果这个人在线,可以ping他一下打个招呼。

    然后就是查看邮件,有的需要回复,有的只是参考。需要回复的一定要记下来,比如立即回复或者下班前给出结果。对于负责某个项目或者某整个项目的人来说,收到重要的邮件要立即与我沟通协商,该如何回复,如何make decision。

    邮件也最好用OneNote分分类放到不同类别下。

    看完邮件,没什么需要立刻回复的,这时候可以去泡茶喝水,稍微放松一下,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像我基本上早上十到二十分钟会浏览一遍邮件,然后再找时间仔细看。

    最后很重要一点,注意身体健康,要吃早饭,可以到x号楼,稍早一点,既不用担心压车,又是一个很好的习惯。